威尼斯国际2299cc11月1日第十六届学术论坛博士宣讲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03  浏览次数:

  111日下午14:00,威尼斯国际2299cc第十六届学术论坛博士宣讲会在主楼349成功举办。本次宣讲会邀请到朱孟琪博士和黄辰博士为同学们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

首先,朱孟琪博士介绍了他的研究课题:《高性能碱金属负极的可控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他首先介绍了金属负极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提出金属负极存在的三个问题:枝晶的形成,刺穿隔膜引发短路甚至火灾;疏松的SEI膜层,导致负极材料的不可逆流失,增大负极表面电阻;无限体积变化,加剧负极的不稳定。最后,他对金属间固溶度对钠成核生长的影响作出说明,他指出,第二主族元素与钠之间的固溶度有利于钠的成核控制。通过对Na在基体上的沉积过程,确定了以上金属与Na的固溶度都可以有效引导Na的成核,其中Mg元素可以降低成核点位,也可以赋予很好的亲Na性。循环后电极结构紧密无枝晶,循环次数达到900次,容量达到580mAh/cm2

接下来,黄辰博士就课题《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提升策略——界面调控及定向结构设计》从研究背景、进展、目标和方法、内容、性能、结论与展望等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电材料以电极化为特征,其中电极化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电偶极矩的现象,表征电介质最终要的参数即为介电常数。研究分为:界面调控、定向结构设计、结构/界面协同调控。得出结论:Al2O3/PDASiO2/PDA双壳层结构可以在传统无机非晶态壳层的基础上,通过有机材料自聚的壳层改善分散相与基体的相容性,有效缓解填料与基体间因表面能差异和表面电负性不匹配所造成的问题,降低损耗,提高分散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维度对体系内电场强度、极化和电子通路的分布形式产生重大影响,针对复合材料的有序结构设计可以降低损耗,突出特定方向的电学性能。目前聚合物基介电复合材料还处于研究阶段,由于其复杂的工艺条件尚难以批量生产。因此找到适用于工业生产的稳定工艺还有待进一步研发。

宣讲过程中同学们很珍惜此次博士宣讲会的机会,积极踊跃提问,两位博士都给出了专业详细的答案。本次宣讲会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了解了很多以往没有关注过的领域,提升了专业知识和学科素养。期待下一次宣讲会活动的到来。

/图:陶申 李锡滨

Baidu
sogou